城市綜合行政執法是什么編制?
你說的城市綜合行政執法應該是綜合行政執法局,加掛城市管理局(城管局)的牌子,通常只存在于市、縣兩級,屬于政府系統的行政機關。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其中,局機關的工作人員是行政編制的公務員,此外還有參公人員、事業編制工作人員以及勞務派遣的編外人員。
首先,引見一下哪些屬于公務員。
以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城管局)為例,作為縣政府的工作部門,普通設置辦公室、人事科、行政審批科、法制科、督查科等科室(股室)。
局機關的公務員是很少的,除了幾位局指導外,一個科室(股室)通常只要一個公務員行政編制。
因而,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只要不到10位公務員,而市一級的公務員數量會稍多一些。
其次,引見一下哪些屬于參公人員。
以縣一級為例,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會加掛縣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的牌子,下設若干執法中隊,實行詳細執法工作。
執法大隊屬于執法類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其中的工作人員運用事業編制,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俗稱為參公人員。
參公人員和局機關的公務員一樣,都是經過省考停止招錄,也走職務選拔、職級提升道路,工資福利、考核退休等政策也都一樣。
在城管局中,參公人員的數量是最多的,一個縣上百人都很正常。
然后,引見一下哪些屬于事業編制工作人員。
通常,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會下設市容衛生管理中心、市政公用事業效勞中心等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由財政全額拔款。
這些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運用事業編制,經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停止招聘,考上后簽署聘用合同,走管理崗或專業技術崗的發居道路。
最后,引見一下哪些屬于編外工作人員。
體制內的任何一個單位都有編外工作人員存在,俗稱暫時工,與勞務派遣公司簽署勞動合同,依照《勞動法》停止管理,身份屬于企業職工,工資待遇是最差的。
城鄉規劃法實行什么制
城鄉規劃法實行分級審批制。城市總體規劃綱要需經城市人民政府審核同意,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城市人民政府和縣政府向上級政府報請審批城市的總體規劃前,須經同級人大或人大常委員審查同意,城市分區規劃經當地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城市人民政府審批。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二條
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用于指導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
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由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國務院審批。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報國務院審批。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城鎮空間布局和規模控制,重大基礎設施的布局,為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等需要嚴格控制的區域。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執法局到底是公務員還是事業編?
執法局本身應該是公務員行政單位。
但執法局人員有限,工作量大,像此類單位底下會有各類事業單位人員借調到執法局工作,從表面上大家都在一起上班,但實際歸屬的單位不同。現在這種情況在政府部門司空見慣,人手不夠用,下屬事業單位的人員借調到本單位工作。
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關于開展綜合行政執法和城市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組織擬訂有關綜合行政執法和城市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和管理標準,并組織實施。
(二)制定城市管理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參與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編制城市市容環衛、市政公用、園林綠化等各項專業規劃,參與城市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初步設計的審查。
(三)負責組織指導、統籌協調、監督檢查、綜合考評全市綜合行政執法和城市管理工作。
(四)負責行使市容環衛、城鄉規劃、園林綠化、市政公用、生態環境保護、市場監管(室外公共場所無照經營)、公安(侵占人行道、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土地和礦產資源、建筑業、房地產業、人防(民防)。
水行政、安全生產、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處罰及相關行政監督檢查、行政強制職權。綜合行政執法的職權劃轉依據省政府批復,以市政府公告為準。
(五)負責重大案件、跨區域案件查處和組織開展全市性重大綜合行政執法活動和專項活動。承擔市級直接管轄范圍內的行政處罰案件查處,對縣(市、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行政不作為的行政處罰案件直接立案查處。
(六)負責市屬市容環衛、市政公用、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相關的行政許可。參與財政部門編制綜合行政執法和城市管理維護經費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和監管使用。負責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組織協調城區防汛抗臺及城管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七)負責制定智慧城管的總體規劃、近期計劃與遠期計劃。負責發現、收集和處置城市管理問題,監督、考評相關部門、各縣(市、區)政府解決城市管理問題的情況。
(八)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九)有關職責分工。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與實行綜合執法的業務主管部門明確部門責任邊界,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加強源頭監管和協調指導,依法履行政策制定、審查審批、批后監管、協調指導等職責,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負責違法行為的調查、處罰及后續監管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 ??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主要職責
城管和執法局是什么性質的單位
城市管理執法(簡稱城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機構中負責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監察部門的規范化稱呼,其全國監督部門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管理監督局。其省、自治區級部門為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其直轄市、較大的市、縣級的部門為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基層的執法組織分別為鄉、鎮城市管理執法所和縣、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街道執法所。
城管執法局,作為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主管部門,是城市政府負責綜合執法監察的主管部門,屬政府機構,其職能主要是依法對城市管理法律關系主體執行和遵守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對違法者實施行政處罰的行政執法活動。
按照中央的要求,城管綜合執法局的機構性質是政府機構,城管執法監察員應屬于政府公務員編制。雖然北京等城市的城管綜合執法局從成立之初就是政府機構,城管執法監察員都是公務員編制,但由于歷史原因,城管綜合執法監察制度的發展呈現出自下而上的探索,一些城市的城管綜合執法局還不是政府機構,甚至是事業單位,執法監察員還是事業編,這些與中央對綜合執法改革的要求不符,隨著綜合執法改革的推進將通過行政執法類公務員的規范得到根本解決。
城管執法局的兩方面職能
綜合執法局,以城市管理領域為切入點,全面推進集中行使城市綜合管理與公共服務領域的行政處罰權及相關的監督檢查權(即行政執法鏈條末端的執法監察,一般不含前端的行政許可等行政執法權),一般包括兩方面職能:
①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即巡查監察職能;
②對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實施法律制裁,即處罰懲戒職能。
城管執法局的職能范疇
城管執法局以城市綜合管理領域為切入點,是將過去城市各政府機構所擁有的各自范疇內的城市執法監察職能,即行政處罰懲戒與綜合監督檢查職能集中到一個機構,即綜合執法局行使,這些職能一般覆蓋以下范疇:
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管理(無證違法建設處罰)、道路交通秩序(違法占路處罰)、工商行政管理(無照經營處罰)、市政管理、公用事業管理、城市供水管理、停車管理、園林綠化管理、環境保護管理、施工現場管理(含拆遷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車、黑導游等各方面開展巡查檢查及實施行政處罰的職能。
綜合執法不是簡單多部門的聯合執法(物理聯合),而是將多部門交叉的執法監察權綜合到一個機構(化學整合),成立專門的綜合執法監察局。隨著綜合執法改革的深入,綜合執法監察的范圍還在不停的擴大,強化綜合監管,推進執法監察一體化,以減少多頭執法、職能交叉、推諉扯皮、執法擾民等行政執法監察領域的突出問題,同時形成綜合規劃決策、到專業運行服務管理、到綜合執法監察“兩頭收斂、激活中間”的橄欖型城市綜合管理現代城市治理結構。
城管執法局機構的來源及其制度演變
城管執法局是城管執法監察制度演變的產物,是強化城市綜合管理、依法管理的產物。《城市管理三維結構視野下的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一文以城管執法監察制度為例,介紹了從城建管理監察、到城市管理監察、到城市管理監察綜合執法、到城市管理執法監察的發展脈絡,指出執法監察的二重性,即執法監察的一體兩面。城管執法監察制度的探索經歷了從城建監察大隊,到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到城市管理監察辦公室,到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再到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局的發展。主要經過了以下三個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城建管理監察制度的誕生(1978—1995);第二階段,城管監察綜合執法制度的探索(1996—2012);第三階段,城管綜合執法監察的探索與發展(2012至2019) 。
城建監察的誕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城市建設事業迅猛發展,市容環境衛生等城市建設管理問題凸顯,地方各級城市人民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從市容環境監察入手,相繼組建城市建設管理領域的監察隊伍,包括市容環衛、城市規劃、市政公用、園林綠化、房地產、風景名勝區等專業監察大隊,通過行政執法工作監督傳統單位及社會主體依法履行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責任,這也是城管執法監察制度的早期發展階段。
城管監察綜合執法
199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頒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確認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為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法律途徑,也為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城建管理監察演變為更加綜合的城市管理監察。1997年5月,按照國務院法制局對北京市政府開展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試點工作的批復,北京市宣武區作為全國第一個試點,成立了宣武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啟動了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1998年到2000年,北京市所有區縣均完成了城市管理監察大隊的組建。2003年1月,在原北京市城市管理監察辦公室基礎上,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掛牌成立。
城管綜合執法監察
2012年9月,北京市的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城管物聯網平臺投入運行,保障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作為城市管理執法監察一體化探索,成為依托信息技術推進城市綜合管理與執法監察發展的新方向。2013年,北京市各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在更名時,在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基礎上增加了“監察”,正式更名為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局,強化城管執法的監察職能,明確了城管執法監察隊伍的綜合執法、綜合協調、綜合監管三大職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連續就城管執法體制改革提出明確要求,并相繼出臺一系列關于城市管理與執法的重要文件,城管執法體制改革被放置于更廣闊的政府服務轉型與社會共治視野下審視,城管執法被作為推進依法治國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工作會配套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 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就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求推進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實現數字化城市管理的“五位一體”智慧化升級。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發出的關于城市管理與城管執法工作的重要文件。2017年1月,《城市管理執法辦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34號)發布,對城市管理執法工作進行規范。
參考資料:
宋剛, 王毅, 王旭. 城市管理三維結構視野下的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J]. 城市發展研究, 2018, 25(12):119-127.
本刊編輯部. 綜合執法改革與大數據環境下的橄欖型城市治理結構[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動態, 2019, (9):3-5.
本刊編輯部. 以執法監察一體化推進城市法治共治精治[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動態, 2019, (5):3-4.
城管簡史:城市綜合管理、城管監察與綜合執法發展演進[EB/OL]. 城市管理與復雜性, 2018.
執法局是什么性質的單位?
執法局屬于行政單位。行政執法局,是城市管理中負責綜合行政執法的城市政府部門。
負責組織和協調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負責組織城市管理專項活動和重大執法活動;查處或督辦城市管理違法執法案件。
行政執法局的職能
行使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強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標準、環境衛生標準的建筑物或者設施。制定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行使城市規劃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嚴重影響城市規劃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對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逾期不拆除,以及在批準臨時使用的土地上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的行為的行政處罰權;對未經批準擅自設置城市雕塑、建筑小品和大型廣告牌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是做什么的
城鄉規劃是各級政府利用現有地圖、衛星地圖結合實際來開發治理歷史現狀,泛指統籌安排城市規劃和農村交通居住消防綠化,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發展空間布局,提升品位,合理節約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和自然環境。維護社會公正與公平的重要依據,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屬性。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基本都是各地的設計單位,不是事業單位,屬于企業單位!
評論已關閉!